出场信号RSI指标


出场信号RSI指标

指标原理

  • 名称:对强弱指标。
  • 参数:(默认14)
  • 组成: RSI线,70轴, 50轴, 30轴
  • 取值: (0-100)
  • RSI又叫做相对强弱指标,这个指标并不复杂,RSI指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RSI的线以及30轴,50轴,70轴构成,一般来说RSI指标默认的参数是14,指标的取值范围是0-100,通常会把RSI指标取值范围的0-100分为四个部分,从极弱,弱,强到极强四个区域,50轴就是强弱的分界线,0~30就是极弱,30-50是弱,50-70是强,70-100是极强,0-30的范围也叫做超卖区,70-100的范围也叫做超买区,要理解这个指标的原理,我们还是要看一看指标的公式,RSI指标通常又两种计算方式。
  • 第一种计算方式的公式是,RSI等于A/(A+B)*100,A代表的是N根K线的收盘涨幅之和,B代表的是N根K线的收盘跌幅之和的绝对值
  • 另外一种公式是先计算相对强度RS,RS等于近期N根K线收盘价涨幅之和的均值,除以N根K线收盘价跌幅之和的均值,然后再计算RSI,RSI就等于100减去100除以(1+RS),虽然公式的步骤是有不同,但是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当你把RS计算公式当中的N根K线的收盘价涨幅之和替换成A,近期N根K线的收盘价跌幅之和替换成B,然后带入RSI的公式当中推导一下,你会看到两个公式本质上是一样的。
  • 我们以第一种计算的方式,具体的来了解一下。

以周期为14的RSI指标为例,从当前的K线算起,倒退包括当前K线以内的15根K线,以每一根K线的收盘价减去上一根K线的收盘价,得到14个数值,这些数值有正有负,然后我们开始计算,首先A等于14个数字当中的正数之和,B等于14个数字当中的复数之和的绝对值,RSI等于A/(A+B)再乘以100,我们就计算得到了当前K线对应的RSI的数值,单纯看公式的话可能不太容易理解,RSI指标其实计算的就是近期14根K线上涨的总波动,比上总的波动。我们知道RSI取值的范围是0-100,我们分别来看下不同走势当中,RSI的数值会有怎样的变化。

第一段走势价格连续的上涨,RSI的数值在连续上涨之后,也超过了70轴,进入了超买区,我们观察最近的14根K线RSI数值的计算重要的是看A B的数值,A值是收盘价涨幅之和,B值是收盘价跌幅之和的绝对值,这一段上涨的走势当中,我们能够明显的观察到A值是非常大的,B值又非常的小,计算RSI用A除以(A+B)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所以RSI才能够超过70轴进入超买区。
第二段走势价格是连续的下跌,RSI数值在连续的下跌之后也超过了30轴进入了超卖区,我们观察近期的14根K线,在近期的14根K线之中,A值是收盘价涨幅之和,数值很小。B值是收盘价跌幅之和的绝对值,相比而言数值很大。那计算RSI的数值,A在A和B之和的占比是比较小的,所以RSI的数值才会小于30进入超卖区,通过这两段走势,我们可以理解RSI数值的计算,最近14根K线连续的上涨,指标才会进入超买区,连续的下跌指标才会进入超卖区,对于RSI指标来讲,有价值的区域就是超买区和超卖区。至于中间30-70的区域价值并不大,这里顺便提一点,RSI的计算过程当中,是有做加权移动平均的,所以RSI的数值很少会到0和100的极限值。而且由于加权移动平均距离越近的K线的涨跌幅对RSI的数值的影响是更大的,了解了原理我们再来看一看指标的用法。

指标用法

  • 通常在市面上RSI指标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在超买区和超卖区找入场的信号,一个是根据背离来作为入场的信号。
  • 第一种用法通常是把RSI指标在超卖区出现的拐头上穿30轴作为入场做多的信号,把RSI指标在超卖区出现的拐头下穿70轴的信号作为入场做空的信号。
  • 第二种用法是把RSI指标的背离作为入场的信号,RSI指标背离描述的状态就是价格走势在不断的创新高,但是RSI指标的峰值在不断的降低,这样的走势和RSI指标的状态就是RSI指标的背离。出现了背离的状态通常呢会用来作为判断行情可能反转,然后作为入场的信号。刚才讲的这两种用法都是在市面上大家能够接触到比较多的一些基础的用法。但是我们要思考一下这样的用法是不是更好的用法,我们要应用一个指标一定要理解他的原理,通过指标的原理,看到每一个指标给到的信号,他们背后的意义。
  • 第一关于超买区和超卖区的入场信号,我们还是回到RSI数值的计算上,比如上面的一段走势价格是一段上涨,RSI数值计算其实就是上涨的波动幅度比上总的波动幅度。RSI在超卖区上穿30轴,作为入场做多的信号,我们通过价格的走势来看一看这样的情况。

信号有两个条件,第一RSI指标在30轴下方的超卖区,第二上穿30轴。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两个条件,什么时候RSI的数值会在超卖区,前面我们刚刚讲到了,近期14根K线连续的下跌,RSI指标的数值会小于30,指标会进入超卖区,所以条件里在30轴下方的超卖区对应的就是近期14根K线的连续下跌的走势,那什么时候RSI会上穿30轴,RSI的数值,我们知道是最近14根K线上涨的波动比上总的波动,RSI数值越大对应的就是上涨的波动占比的增加,当这一段下跌走是出现多根阳线或者出现较大幅度的阳线,那计算RSI数值的时候,A的数值增加,B的数值减小,A比上(A+B)得到的RSI数值就会增加,RSI数值就会从超卖区上穿30轴,所以RSI指标从超卖区上穿30轴这样的信号,对应的行情就是近期14根K线连续的下跌,下跌之后下跌停滞或者是出现大的阳线,那了解了这个过程,我们思考下这样的情况,如果说作为入场的信号是否合适,连续的下跌出现了停滞,我们就要去入场做多吗?了解了这样的信号对应的价格的走势,其实我们只要简单的思考一下,就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这个指标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并不是提供入场的信号,它有价值的区域是超买区和超卖区,超买区和超卖区对应的行情都是连续的上涨或者连续的下跌,而超买区下穿70轴或者超卖区上穿30轴,对应的都是连续涨跌之后的停滞,所以RSI指标更合适的不是作为入场的信号,而是出场的信号。

  • 关于RSI指标的第二个用法背离,在MACD指标的介绍视频里我们讲过了MACD指标的背离其实放在RSI指标上是相通的。RSI背离描述的就是价格在不断的创新高,但是创新高的高点对应的RSI的数值在减小,要理解RSI指标的背离我们要理解在上涨的波段当中RSI数值的大小受什么影响,RSI数值的计算是最近的14根K线上涨的波动比上总的波动,RSI等于A除以(A+B)再乘以100,从公式当中我们来看一下,RSI数值的大小,变量就是两个,一个是上涨的波动A,一个是下跌的波动B,A的数值更小或者说B的数值更大,都会使得RSI的数值更小,所以当价格创新高之后,近期的14根K线上涨的波动减小,或者下跌的波动增加,就会使得RSI的峰值比之前的高点峰值更小,从而出现了RSI指标的背离。这样的情况其实跟MACD的背离是类似的,都是价格上涨节奏的减缓,只不过观察的视角不同罢了,之前了解了MACD的背离我们也见过背离描述的就是价格上涨节奏的减缓,但是上涨节奏减缓之后价格有可能反转,但是也有可能展开整理,也有可能继续上涨,背离之后也可能继续背离,所以背离并不是说我们去作为判断行情反转的信号,但是换一个思路,如果说把RSI指标的背离作为出场的信号,那就未比入场的信号更加的合适。

总结

  • 通过上面的讲解,相信你对于RSI这个指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指标的价值在于它对于行情涨跌的连续性做了一定的量化,连续上涨之后价格如果继续上涨,那RSI指标就会一直在70轴上方的超买区,这个也被叫做RSI的钝化,用这个指标作为入场的信号,相当于一直是以逆势的思维来交易,并不是特别好的用法,这样的信号更加适合用来作为出场的信号,当然,用这样的信号作为出场的信号的时候,也是有他适合的行情。他适合的就是波段的交易,如果是一大段非常连续的上涨,用RSI指标就会提前出场,这也是这个指标的特性导致的。以上就是本期对于RSI指标的讲解。如果你是在做波段的交易,目前还没有说指定出清晰的出场的规则,那以上RSI指标的用法你可以作为参考,在交易的市场尤其是指标的用法,千万不要人人云亦云,别人讲RSI指标作为入场的信号,你就去把它作为入场的信号,指标都有固定的公式,研究起来并不复杂,做交易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文章作者: 星际行者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星际行者 !
  目录